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易经学院

易经学院

一真道人 浅谈中医的平衡与化解

加入时间: 2022-11-21 13:43:46 点击:272次

浅谈中医的平衡与化解

中医这门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所得出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古代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影响下,经过反复实践逐步形成出的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原则。有效地为临床实践所服务,它是我国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一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作为中医工作者应该继承,整理,并提高它。

   在中医学中“阴阳”是用来阐明人体结构生理和病理现象相互对立统一的概念,用于辨证论治的一种说理的方法。如:外部。上部。背面。属阳;内部。下部。腹面。属阴。腑为阳,脏为阴。而机能与物质来说,机能属阳,物质属阴。二者相互为用,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就机能方面来说,兴奋属阳,抑郁属阴,二者也有滋生与制约的关系。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主要以金,木,水,火,土作为五脏的代词。张仲景的后人“黄叔”在《黄氏医案八种》里就提到了“人有五行,天有六气,多着一气就是外来的邪气”一说,所以疾病是在人体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阴阳相对平衡失调导致阴或阳的偏盛或不足,所出现的相应的病理变化,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阴盛则热,阳盛则寒。。。。。

    把疾病的表现,及其发展变化综合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辩证的纲领,用阴阳作为其总纲,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从药物上看。药性温热的,气味甘辛的,作用升浮的属阳。反之寒凉的,酸咸苦的,沉浮收敛的属阴。从治疗上看,就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改变人体内阴阳盛衰的偏激,相对平衡就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寒者热兮,热者寒兮”及“虚则补之,实者泻之”的精神。。。

    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以望,闻,问,切四诊为手段,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纲要。不单为了诊断病因,还要判断病症类型,作为治疗的依据。。。而在诊断上“望”又是四诊之首,在这里我想把“望”浮浅的论述一下,一个好的医者要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望诊。如:用五行的方法来望人体的“形”。用阴阳的方法来望人体的“气血”。用周易的方法望人体四季的“气色变换”。用“异能”的方法来找出不治之症的治疗方法。“望”的深浅,那就看医者能力的大小了。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极其丰富多样,如:药物,针灸,推拿。挑治,拔罐等等,这些方法的运用有一条基本的原则,“治病必求其本“有些病的治疗方法看起来与其病外因的关系不大,但它能通过改善人体的情况,调动人体的抗病能力或是阻断其中某一病理环节而取得效果,对待中医的这些治疗特点,通过反复的治疗实践,在实践研究中加以总结提高。。。。

本人多年对中医学研究实践中本着行医学医的态度,在治疗的方法上总结出一套粗浅的临床实用的治疗方法,根据祖先提出的“阴阳五行的辩证论”治采用相对平衡“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原则“外部,背面属阳,内部,腹面属阴”的阴阳理论把五脏看成内五行,把体表看成外五行。把内五行的疾病用推拿的方法,把疾病“推”到外五行来,在加以施针把病排除体外,再用药物加食补的调理方法做一下阴阳平衡的调理,从理论上看,这个方法过于粗浅,但实质在临床上的效果确能达到方便快捷,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下面我就举例说明一下

肝在五行中是“木”而木生土,也就是说:肝木出现了问题,受影响最大的是胃土,而肝木相克的又是心火。除了“心如止水”的人外,其他人都有可能患上肝病。现代医学把肝病分出很多种,但在中国的民间一直有一个在医学名词上找不到的说法,把肝病叫“肝火大”。从五行上看这种说法还是有些道理的,我信民间之说,同样也采用民间之法“火大动火根”着一传说,把“肝火”用推拿的手法推到“阳纲”穴上,把胃寒推到“大肠俞”穴上,把“肾上腺”的瘀土推到“长强”穴上,把心火上的水气推到“胃睆”穴上,把肺上水土推到“膻中”穴上,在用针排除。这一理论也是根据古人提出的人体经络学,结合民间的传说而总结而来的“‘人体经络学’在民间又叫人体上能动的网,网线在人体的什么部位走横,那么这个部位就出现了病变”之说。但经络不是“网”而是一个像网络形状有肌内很多个气泡组成的,他们在肌体内是和运行中的气血同行在运动,一旦出现了坏死的和走横的,这些气泡在那条经脉上,那么那条经脉上的器官就出现病变,就像高速路上的汽车一样,一两台车追尾走横是小事故,多台车不就成了大事故了?经络也是一样的,一两个气泡坏死是小病,多个气泡走横和坏死就成了大患。轻者器官和肌体病变,重者阴阳失调转为不治之症。那么这些走横的和坏死经络又怎样去调理它们呢?用祖先代代相传的推拿和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在外五行上把它们推到经脉的穴位上,用针灸排出,再加以调理,很快就会长出新的“气泡”又会随着气血在人体内正常的运转了,同时身体的阴阳也会得以平衡,病情就会慢慢好转最终完全康复。。。

前面讲到平衡,这里再说一下中医的化解。既然说到化解就不得不谈到心理医学,一个优秀的医者,不但要懂得医学医药,同时,心理学,佛学,道学,易学,风水学都是我等必修之课,我们都知道“以人为本”的道理,那么这些学科就是为人服务的共同心理学科了。所谓治病救人,身病,心病都是病,对医者来说都很重要,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疾和病既是一回事,同时也是两回事,就像陶瓷,书画一样,既是两种物,又是姐妹关系,在我眼中疾病也是这样的关系,疾是身体上的,而病就是心灵上的。但有些医者在医治的过程中往往是医疾不医病,而且把小疾说成大患,把大患有说成不治之症。本身有些患者的身心承受能力就轻,自身也能吧小病想成大患再让医者着么一吓,就把患者一下就推到了心理不可承受的地步,从而抱着侥幸的态度一步步走入了社会上各种骗子的骗局中。如此恶性循环下人人保持距离,医生、骗子又难以分清,病患者又欲医无门。所以,一个好的医者会把医心看的比医身还要重要。如:一个得心脏病的患者在外四处求医,很多医者都把重点放在心脏本身的问题上,而我却不这样认为,首先从心理学入手,让患者对我产生信任,在慢慢让他回忆出何时何事受的惊吓和受惊吓的全过程,从中在找出调理惊吓的方法,让患者真正从惊恐中走出来,心灵上得到解脱,这时候在去医治他的心脏病,就会出现神奇效果。当然这不过是个我人的一点经验之谈,还不足以谈治愈率,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还是可以的。

有一个高女士找到我,想让我给她治不孕症,我在给她诊脉时诊出她没有不孕症,而有的是心脏病,由心脏病引起的不安和多动导致她婚后多年来未孕。我问她到医院去检查了吗?她说:检查的结果是先天性心脏病终身不能生育。我又问她:你未婚前有没有让你惊恐万分、终身难忘的事?她说有,那是在她18岁那年秋天,吃完晚饭到她奶奶的房间里看电视,到了9点左右就回自己的房间睡觉,在朦胧中听到屋外有人在找什么,就在这时她床下突然窜出一个人来夺门而出,跑进夜色之中。这一突发性的事件把她吓得魂飞天外、体如筛糠,就是到现在也是在这件事的惊恐中生活。听完她的讲述后我采用以“惊”治“惊”的方法治疗她的惊吓,再用推拿加针灸的方法调治了她的心脏病。她不但病情得到了治愈还喜得了一个千金,现在孩子都3岁了,但她每次提到她的治病史还都是眼带泪水。。。

除了心病外,在这里我还想谈一个比较离奇的病例,在2001年的初夏,我到我们这边的一个名叫“王家洼”的村庄去出诊,在回家的途中路过该村南山时,回头看到了村南一户房宅的布局有点问题,于是就和我的随同说:“你看这宅子建成了凶宅,正房四间过高,而在其东南角上的四方小平顶南屋,房小而平顶大,(为了多晒粮食而扩建的)平顶的西北角和正房的西窗相平,这样势必每天平顶顶角都能和西间的卧室主人额头相撞,你说他是不是凶宅。”随同听了我的讲解后就去找这户人家的主人,想做件好事,可是还没等他把来意说明,就让这家主人推出门外,时间飞快转眼到了来年正月,这家人通过我的患者找到了我,想让我给他儿子去治病。他说:他儿子在2001年秋在额头皮下上长了个2公分大的瘤,到医院做了切除手术,可是没想到过了个年,瘤子又长出来了,再到医院做手术,大夫说:这次是长在血管上,不能做手术了。他希望我能去救救他儿子,我对他说:“你儿子的额头上不是长了个什么‘瘤’而是让你家南屋屋顶的西北角给‘撞’的,你回家吧你家的南屋在起一起高,高过西窗,我在给你儿子治疗一段时间,他就会慢慢的好起来。”可是谁想他听了我的话不但没有照做,反而说我是在搞封建迷信活动。我说:“你要是有这样的想法,那我就帮不了你了,一个月后给你儿子准备办理后事吧。”又过了35天他儿子真的走了,走的时候才31岁啊,老师们,朋友们,一个不合理的建筑,一个无知的家长,就这样把一个年轻健壮的生命给不明不白的葬送了。所以说:一个好的医者一个能为大众服务的医者,不但要有医德医能,还要对祖先们留给我们的相关知识学科都要了解一二,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从民间走出来的草根大夫,更是要如此。。。。。

前面说到了“迷信”我有必要划分一下,有很多人把中华古今流传下来的医学、易学和风水学都说成了“迷信”这也是人们多年来过于追随西方生活的结果,把一些好的传统的文化说成“迷信”这对我们的祖先是不公平的,我们都知道武侠小说里经常提到剑气可以杀人,那是因为剑尖过于锋利而发出的寒光之气。这种锋利的寒光之气能把一个人的锐气击倒。使得被击之人心碎而死,这是刀光剑影杀人的一点笼统而皮毛的理论,那么房角它也是尖的,不也能折射出锋利的寒光么?“科学”与“迷信”不过是人们对于事物和问题的看法不同而已,这就更需要我们易学界的老师和朋友们,把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易学,风水学有理有据的亮化起来。真正做到像古人那样为人类的发展做一点易学应做的伟大贡献,为当今的现代文明增添一片绿叶。。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国”。国学,国术,之类,说国学我们大体也知道是多科传统学科的总汇。古人说医易不分家,在现代文明如斯的今天,人类进入了一个机械化,高产业,高信息的时代,同时传统的生活思想也在高速变化,一真认为我们在用传统的中医理念是远远满足不了新时代的要求,只有走集众家之长融入多学科,运用多手段的国医之路,才是我辈行医者的追逐方向,才能真正的伴随人类的发展步伐,进入一个身心健康的崭新的时代。。。。。。。

老师们,朋友们,以上的论述皆是一真 个人的一点拙见,里面存在着种种不足,还望各位老师和朋友们给予批评建议。。。


    [  作者:一真道人  青岛一真国学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