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易经学院

易经学院

阴阳五行究竟是不是迷信

加入时间: 2022-11-21 14:07:58 点击:270次

阴阳五行究竟是不是迷信?

傅荆原

针对何祚xiu先生提出的“阴阳五行是迷信”的观点,傅荆原先生提出相反的意见。

何祚xiu先生判定“阴阳”、“五行”是“迷信”,是“伪科学”。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阴阳”、“五行”究竟是不是“迷信”。a

“阴阳”与“五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若是充分展开,可以成为一部专著;即使稍微展开,也可成为一篇论文。这里由于篇幅实在太有限,只好尽量压缩再压缩了。

1、关于“阴阳”

所谓“阴阳”,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宇宙本体的两大组成部分;二是指事物的两种基本属性。

关于宇宙本体两大组成部分,现代天文学所说的“可见宇宙”与“不可见宇宙”、“物质”与“暗物质”、“能量”与“暗能量”,不正同“阳”与“阴”的提法非常吻合吗?还有,当今学术界普遍承认的宇宙构成“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其实也与“阳”与“阴”的提法非常吻合。因为,物质属于实体,相当于“阳”;能量和信息不属于实体,故相当于“阴”。

我们总不能仅仅因为所用的名称不同,就判定“可见宇宙”与“不可见宇宙”、“物质”与“暗物质”、“能量”与“暗能量”,以及“物质”、“能量”、“信息”是科学的;同时判定“阳”与“阴”是迷信的吧?这就如同先生您,现在的名字是“何祚xiu”;倘若当初令尊、令堂将您的名字取为“何祚ma”,难道就不是先生您了吗?何况,“阴阳”的提法早了两千多年,总不能要求当时的中国人来适应现代人的提法,或者搞个“与国际接轨”之类吧?

相隔两千多年,意蕴竟如此吻合。这难道不值得全体中华儿女引以自豪吗?如此值得引以自豪的哲学思想,却被扣上“迷信”的帽子,岂不是太冤枉了吗?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制造这个冤案的竟然是中国人,并且是作为当今“学术权威”的中国人,这真不知该说什么了!

至于事物的两种基本属性,其实就是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另一种表述。

关于“阴阳”这个问题,以“太极图”标示得最为直观、形象、生动而简洁。所以,就让我们以“太极图”来说明。

众所周知,“太极图”是一个圆圈,中间由一条“S”形曲线分为相等的两半;一半黑,一半白,形同两条鱼首尾相抱,故称“阴阳鱼”;“阴鱼”的眼睛是白的,属阳;“阳鱼”的眼睛是黑的,属阴。

将这个“太极图”与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作一番比较,便不难看出,“太极图”不仅包容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涵,而且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还有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出现“太极图”的时间比黑格尔提出“对立统一规律”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多年!

请看,“太极图”中的阴、阳二鱼,黑白分明,不正是事物所包含的两个对立面最形象、最直观的标示吗?

再请看,“太极图”中阴鱼的眼睛属阳,阳鱼的眼睛属阴,不正清晰地标明了对立面的相互包含关系吗?

再请看,只要把“太极图”慢慢旋转,对立面相互转化的动感形象便生动地显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相互转化,是指对立面相对地位(主导地位与被动地位)的转换,并非指对立面本身的相互置换。

以上三点,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涵。而“太极图”的内涵还不止这些。因为“阴阳”学说的基本内涵是“阴阳相待”,包含相对、相含、相等、相依、相转、相和等多重意义。

“对立统一规律”第一点内涵(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相当于其中的“相对”,第二点内涵(对立面之间相互包含)相当于其中的“相含”,第三点内涵(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当于其中的“相转”。除此而外,阴阳相待还有“相等”、“相依”、“相和”三重意义,是“对立统一规律”所不具备,或不充分具备的。

所谓“相等”,是指对立面双方没有高下、优劣、贵贱之分,彼此是平等的。这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二鱼,是一般大小的。这一点,是“对立统一规律”所不具备的。

所谓“相依”,是指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任何一方都不能独立存在,无彼则无此,无此亦无彼。这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二鱼,无论缺了哪一个,都无法构成完整的“太极图”。这一点,“对立统一规律”也有表述,但不如这么直观、形象而明白。

所谓“相和”,是指对立面双方相反相成——和衷方能共济,相凌必定俱伤。请看“太极图”,阴阳两条“鱼”的内边,既不交叉又不分离,结合得天衣无缝,不正好象征着对立双方互为前提、相反相成的紧密关系吗?而两条“鱼”的外边,构成一个正圆,不正好象征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和谐关系吗?

《老子》第四十二章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也是告诉我们,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合抱而成,因而双方应当以和合为至要。何谓“冲气”?愚以为,正是相互沟通、相互交融、相反相成、相得益彰之谓。

阴阳相待中的这一点内涵,是“对立统一规律”所不充分具备的,并且往往是许多学者所忽略、所避讳,甚至是故意加以抹煞的。然而,这一点恰恰是阴阳相待内涵中最重要的一点。

这一点内涵为什么最重要?因为这一点内涵指明了对立双方根本利益的一致性。这就是说,尽管统一体之中的对立双方存在差异,存在矛盾,然而双方最根本的利害则是一致的。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论“太极和谐原理”》。关于这一原理的确切内涵,我是这样表述的: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利于自身;反之,凡是有损于对方的,便有损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损于自身。

由“太极和谐原理”的内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利人皆得以自利,损人终不免损己;助人方能够自助,弃人无异于自弃。

将“太极和谐原理”推而广之,可以概括而言: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

对立统一规律是人们所熟知的,运用太极图来讲解对立统一规律也不是从笔者开始的。笔者的贡献何在?我想,关键就在于由“太极图”引申出上述“太极和谐原理”。不过,必须申明一点,即这个原理本来就是“太极图”所内含的,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固有的,我只不过将其发掘出来并加以梳理而已。

这“相和”的内涵,本来是“对立统一规律”应当具有的,不然就对其中的“统一”论述不详。可惜的是,以往哲学课在讲述“对立统一规律”的时候,人们仅仅把这一规律表述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两个对立面又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而广大人群中对这个规律的理解,更简单化为“一分为二”,即只知道对立面的矛盾斗争(即所谓“斗争哲学”),而完全不知道对立双方根本利害的一致性,并由此导致一系列重大而惨痛的失误!

重大而惨痛的失误是什么?除了“斗争哲学”在中国大陆以往所导致的无休无止、残酷无情、冤狱丛生、贻患无穷的政治运动,就是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以至于已经将整个人类推向濒临毁灭的绝境!可以断言,只要人类不想归于毁灭,那么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真正认识到统一体之中对立双方根本利害的一致性,在人类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通过和解实现和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意义,就在于一个“和”字。这是上应天理、下合人伦、贯穿于万事万物之根本的伟大真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脉,中华医学秉承中国哲学,始终以“阴阳平衡”、“阴阳调和”作为最高理念。这有什么“迷信”可言?

2、关于“五行”

“五行”学说,是中国哲学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众所周知,所谓“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可是,这“五行”究竟寓意着什么呢?有些现代中国人将其解释为五种“元素”,这实在有些牵强附会,是一种误解,是讲不通的。应当说,“五行”学说,是把纷繁复杂的各种事物划分为五个大类,分别以木、火、土、金、水作为象征性的代表。

“阴阳”学说讲的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五行”学说讲的是五者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两个学说之间是否有什么矛盾之处呢?“阴阳”学说讲的是事物内部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五行”学说讲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两个学说并无矛盾之处,只不过应用领域不同罢了。

“五行”学说认为,尽管天地万物纷然杂呈,但按照其特定的属性,都可以分别纳入木、火、土、金、水这样五个大类,彼此间形成“生”、“克”、“制”、“化”四种关系,并以这种相互关系去分别说明大地方位、气候变化、人体脏腑、人物特质、朝代更迭、社会变迁等各个方面的规律。

许多讲“五行”的书刊都介绍了“生”与“克”这两种关系,但往往也仅仅介绍了这两种关系,而几乎没有关于“制”和“化”这两种关系的介绍。结果,许多人都以为“五行”之间就只有“生”、“克”这两种关系。这种认识,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生硬的、机械的、刻板的,自然也就无法从“五行”学说那丰富、生动而辩证的内涵中真正受益。

所谓“相生”的关系,就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形成一个循环相生的链条。

所谓“相克”的关系,就是指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形成一个循环相克的链条。

“相生”与“相克”的关系是人们普遍了解的,无须赘言。

所谓“相制”的关系,就是相互遏制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反克”。

一般情况下,木是克土的(人类最初是用木制的犁头耕地);但若遇到板结的黏土,甚至僵硬的冻土,木制的犁头就啃不动土地了。这就是木被土“制”住(反克)了。

一般情况下,土是克水的(用土去阻挡洪水);但若遇到洪水太大、太猛,土就被冲走了。这就是土被水“制”住了。

一般情况下,水是克火的(水可以把火浇灭);但若遇到火势太大、太强,水不仅浇不灭火,甚至可能被分解成氢与氧,反而助长火势了。这就是水被火“制”住了。

一般情况下,火是克金的(火能熔炼金属);但若遇到熔点特别高的金属,像俗话所说的“真金不怕火炼”,火就无能为力了。这就是火被金“制”住了。

一般情况下,金是克木的(斧头能砍伐木材);但若遇到质地特别坚硬的树木,不仅砍起来非常费劲,而且斧头砍不了几下就缺口了。这就是金被木“制”住了。

“制”的关系告诉我们,要区别一般与特殊,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要注意双方的力量对比以及彼此力量的消长变化,不能教条地认为木就一定能克土、土就一定能克水、水就一定能克火、火就一定能克金、金就一定能克木;如果被克的一方力量过分强大,则可能出现“反克”的情况。

至于“相化”的关系,需要相当大的篇幅才能基本讲清楚,只好于此从略。大致说来,所谓“化”,就是转化的意思,并含有教化的意味。本来是相克的关系,但在某些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前者不仅不损害后者,并且反过来促使后者向好的方面转化。这就叫“化”。

总而言之,“五行”学说中“生”与“克”的关系是一般的、普遍的;“制”与“化”的关系则是特殊的、个别的。我们既要注重一般性的普遍规律,也要注意特殊的规律,以求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灵活地运用。

所谓灵活运用,主要就是“主生”(以相生为主)、“避克”(尽可能避免相克)、“知制”(了解反克的可能性)“促化”(力促向好的方面转化)。

“五行”学说也是中国哲学特有而西方经典哲学不具备的,只有现代的“系统论”、“控制论”与“五行”学说有相近之处。“五行”学说最重要的哲学意义,在于揭示了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制衡关系,否定了任何“独大”与“独尊”。
起名专家风水大师田野:教育台东方名家主讲教授 清华EMBA硕士研究生 首位在电视上讲起名策划的权威专家黑龙江七台等多家电台已播 哈尔滨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黑龙江交通广播专访嘉宾 周易企业管理讲师 房地产周报顾问 曾为八府香鸭 马迭尔会馆起名策划 起名 改名 命名 风水策划http://www.qiming123.com 电话0451-84528567
哈尔滨儿童摄影胎毛笔制作电话15804508982 http://user.qzone.qq.com/849973212田野品牌起名网http://www.qiming99.com   中华起名风水网http://www.qiming123.com   中华周易联合会http://www.zhzylhh.com    免费起名网http://www.tsyw.cn 


中华医学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以及药物、食品等分别纳入“五行”之中,以阐释其中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关系。这又有什么“迷信”可言?

中华医学的理论基础不是一般的科学,而是高于科学的哲学,并且是中国哲学。中华医学是中国哲学的一大应用领域,并且是应用得很广、很细、很灵活的一个领域。因此,不理解中国哲学就无法理解中华医学,自然也就无法评价中华医学。那些对中国哲学不甚了了乃至一无所知的人(尽管其中不乏地位很高、头衔很大、影响很广者),却在那里对中华医学妄加评论,怎么能不信口雌黄呢?

您何祚xiu先生自己说:“我们这些能读懂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物理学工作者,就是读不懂玄而又玄的‘阴阳五行’!”这到底该怪“阴阳五行”太深还是该怪您您何先生太浅呢?我们总不能说,凡是何先生读不懂的就属于迷信吧?

再说一句大不敬的话,“能读懂相对论、量子力学”是您自己说的,其实未必真的读懂了。因为,诸如相对论、控制论、信息论、全息论、量子力学、超弦理论等前沿科学已经与中国哲学相当接近,并且许多这方面的科学家(包括不少诺贝尔奖得主)都由衷感叹中国佛、道思想之博大精深。

这里,我只想引用两位伟大学者的话来稍加印证。其一是尼采对道家思想的评价:“《老子》像一眼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其二是爱因斯坦对佛家思想的评价:“如果有何宗教可以与现代科学共存,那就是佛教。”

拙著《人类向何处去》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代最尖端的科学家们,本以为自己走在了人类认识领域的最前列,不料抬头一望,老子和释迦牟尼还站在远远的前方,正微笑着向他们招手!”这句话显然是指当代一系列前沿科学已经与中国哲学里的佛、道思想相当接近了。

倘若何先生真的读懂了相对论、量子力学之类的前沿科学,想必不难理解中国哲学中一些基本的哲理,至少不会随便将“阴阳五行”说成“迷信”吧!

关于“阴阳”与“五行”,由于论题太大,因而不能不多费些笔墨。以下的问题要简单得多,自然就不必多费口舌了。